西南石油大学心理中心测评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百科 >> 《秘窗》——人格分裂的故事

《秘窗》——人格分裂的故事

2015/9/7 14:04:00 [发布者]樊玉骋 点击:361次

      

        

        又是一部人格分裂的电影,看到Mr.Shooter来去得如此莫名其妙有失存在性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相比《美丽心灵》能以假乱真的多重人格,《秘窗》就显得有欠逻辑性;相比《搏击俱乐部》的大胆出位,《秘窗》又缺乏故事性。 
  虽同是多重人格,《美丽心灵》和《搏击》中的臆想人格表现出的是渴望同周边发生互动,通过在虚拟的社会环境中发挥作用或是以虚拟的身份对社会环境造成影响,从而满足主体人格的潜在欲望;而《秘窗》中Mr.Shooter的存在(当然仅限于精神层面),是为了帮助主体人格实现清理身边所厌弃的人。 
  男主角Rainey属于遭受打击之后怀恨在心,又极其压抑内心欲望、孤僻抑郁,正是他的主体人格怯懦虚伪到连吸烟都不愿承认,孤僻阴暗到对清洁女工都无法忍受,由此才生出一个能替他做到想做而不敢做的Shooter。 

  当Shooter帮他做完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杀完想杀而不敢杀的人,而这一切恶行在他看来都是与己无关的,自然神清气爽一扫颓废,正好像仇人被雷劈死了,大快人心且没有负罪感。 
  屋阁的一角会有一扇不被人发现的秘窗,内心的深处也会有一股不显于人前的念头。 
  站在你眼前的那个人,你永远都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了解他;镜子前的人像,你永远都无法确定看到的是脸孔还是背影。

文章来源:豆瓣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