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心理中心测评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百科 >> 《可爱的诅咒》——圣母型人格心理自助手册

《可爱的诅咒》——圣母型人格心理自助手册

2016/5/3 13:08:00 [发布者]樊玉骋 点击:474次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这样人,他 (她)们将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家人、朋友、同事身上,对陌生人也是有求必应,而且一旦停止这样做,就会觉得非常内疚,仿佛受了一场“可爱的诅咒”。在他(她)们看来,很多事情的优先级都高于自己的身心健康,结果支持了所有人,却让自己崩溃。

心理学家把这些始终把友善待人作为唯一行为准则并因此受尽委屈的人称为“圣母型人格”。

【“讨好型”是如何形成的?】

在本书第二章,作者阐述了“讨好型”是如何形成的。雅基的观点为“关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以及该怎样为人处世,很多深深根植于脑海里的观念源自我们的童年,而且通常可追溯到理性思维能力形成之前。于是,我们才会一直倾向于相信那些错误的、早就不合时宜的观念。”

中国人民谚,“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而在心理学中,将此称为脚本。TA互动分析理论中有个比喻,婴儿在出生之后,会像电脑硬盘一样接收并储存所处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其中包括父母或其主要抚养者发出的各种指令。在2~3岁时,我们听到的指令多为禁忌,比如“不许打其他小朋友”,“不许去妈妈视野外的地方”。而6~7岁我们听到的多为应该,比如”你要按时睡觉”,“听话才是好孩子”。而正是这些禁忌和应该逐渐形成了我们人生的脚本,禁止和驱力。我们长大成人后,头脑中自动运转的程序,自我批评的声音就来源于这份脚本。“讨好型”的头脑中,固有的信条多且严苛,使得他们运转起来像一个假面演员。

另一方面,“讨好型”的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往往比较低,非常依赖于他人的认可,这就是自体心理学中所描述的虚弱的自体。他们由于内心无法确定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在不断满足他人需求的过程中疲于奔命,始终处于一种失整合的碎片状态。

而这种虚弱自体的行程又往往是由于童年(尤其是婴儿期)没有得到抱持和共情,反而要用幼小的自己反过来安慰和适应他人。记得在川端康成的自述文章中,记述他小时候被爷爷带着长大的经历时,写到自己如何对老人家的眼神、表情,察言观色。这种经验与其日后极其敏感又感到空虚的性情之间的对应关系,非常具有代表性。

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其天赋气质和情绪,而如果母亲或养育着没有注意到,反而陷入自己的情绪中,或用生气、惩罚、胁迫等方式压制孩子的情绪。那么孩子因为渴望爱和惧怕被抛弃,对婴儿来说抛弃便意味着死亡,便很自然的学会了生存的技巧——忽略自我,无视内在需求,变得顺从、乖巧。细想起来,母亲或养育者对孩子所做的这一且是无意识的,但同时也是残忍的。而孩子接受着一切也是无意识的。这就是“可爱的诅咒”。

书中讲解不同的人格类型,希望大家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或者学习到它们对自己的改变。